西安重陽宮——道教全真祖庭
收藏本站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00
周六至周日 :8:00-17:30
 聯系方式
陳道長:029—84906200

【田野調查手記】我為何對道教石窟感興趣

 二維碼

作者:蕭易 來源:南方周末2015-11-11

龍山石窟外景 (曹建國/圖)


《封神演義》、《西游記》中的很多神祇,都是道教尊神,它們的形象早在石窟中便已定型。比如豬八戒在貶下凡塵前曾是天蓬元帥,在大足石門山三皇洞中就能看到,是一員威風八面、三頭六臂的武將。中國人熟悉的石窟,絕大部分是佛教石窟,很少有人知道中國還有道教石窟存在,道教石窟究竟數目多少?分布如何?這是我感興趣的一個調查方向。經過這幾年的田野調查,我認為道教石窟的意義不亞于佛教石窟:


① 可建中國道教石窟之考古學序列。中國佛教石窟眾多,通過新中國成立后幾十年的研究,其分期年代已經有了明確序列。道教石窟發現較晚,其研究處于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建立道教石窟的研究序列也迫在眉睫。


② 可補中國道教史之不足。通行的觀點認為道教發源于巴蜀,張道陵在巴蜀設立二十四治,治中設立祭酒管理大小俗物,頗為巧合的是早期道教石窟的分布恰恰在巴蜀大地上。


③ 可增中國著名道教宗派之材料。過去對于道教宗派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史料之上,道教石窟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比如山西龍山道教石窟,即由跟隨丘處機北上覲見成吉思汗的宋德芳開鑿,諸如北七真、臥如窟便是全真七子與王重陽的形象。


④ 可論佛道之關系。佛教傳入中國后,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與信徒,一直與本土的道教乃至儒教有著諸多論爭。唐宋之時,道教石窟與佛教石窟往往出現在一個山頭,顯示此時佛道關系很是融洽。


⑤ 可證道教與中國歷代王朝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唐朝時太上老君李耳崇拜的興起,就與唐王朝姓李有關,老子被尊為“大圣祖”;宋朝皇帝趙姓,又虛構出一個趙姓天尊,同時推崇玉皇大帝。


⑥ 可管窺中國古時之神靈崇拜。佛教自產生以來,就有著嚴格教義與神系,而道教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將中國上古神話、歷史故事,乃至詩人、畫家、武將納入神系,可以說,道教的神系,就是一部中國神靈史的再現。


⑦ 可見中國式審美。佛教剛傳入中國時,北方、中原的石窟中一直是高鼻深目的異域形象。相對于佛教石窟而言,道教石窟更集中體現了中國式審美,宋代大足舒成巖出現的“柳眉杏眼”,就是國人喜聞樂見的形象,來自印度的石窟藝術,在古老的東方國度悄然改變。


⑧ 可補中國服飾史、衣飾史之闕。宋代道教造像往往以宋朝皇室為模特,模樣頗似帝王、貴妃形象,為研究古代服飾史、配飾史提供了生動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