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陽宮——道教全真祖庭
收藏本站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00
周六至周日 :8:00-17:30
 聯系方式
陳道長:029—84906200

蔣堅永:發揮道教積極作用 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二維碼

原題:發揮道教積極作用 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在中國道教協會弘揚傳統文化座談會上的講話

     蔣堅永

     2014年9月4日


來源:國家宗教事務局


尊敬的各位高道大德、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中國道教協會邀請部分專家學者和道教界的代表人士相聚泰山腳下,舉行以“弘揚傳統文化、堅持正信正行”為主題的座談會,非常有意義,也十分重要。在此,我謹代表國家宗教事務局對這次座談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各位高道大德、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以開闊的歷史視野、寬廣的世界眼光,高度肯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精神和當代價值,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國際國內多個場合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要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對此,海內外道教界歡欣鼓舞,一致擁護,大家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論述立意高遠、契理契機,并表示要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貢獻。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論述也促使大家進一步思考,作為繼承和弘揚傳統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力量,道教界應該如何發揮好積極作用,承擔起歷史責任,并作出應有的貢獻。

  剛才,幾位道教界代表人士和專家學者發表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很受啟發。我認為,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道教,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道教界理應走在其它宗教的前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下面我就道教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談幾點認識和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道教是我國固有的傳統宗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國文化血肉相連、不可分割。道教文化同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一起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干。特別是儒、釋、道三教相互融攝,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使中華文明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作為本土固有的傳統宗教,歷史上道教高道輩出,典籍汗牛充棟,文化形式燦爛多姿,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道教始終是重要的參與者、傳承者和貢獻者。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以《道德經》為立教之本,主張尊道貴德、天人合一、重生貴和、抱樸守真,這些主張既是道教的基本教義,同時也充分反映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信仰心理和價值取向,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所在。因此,談傳統文化不能不談道教,談文化傳統也不能不談道教。


  二、道教界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大有可為


  道教具有本土性、文化性、包容性、本土性的特點,其本身及其所周延的內容可以涵蓋到社會生活、倫理道德、文化藝術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其關于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身心和諧的理念,對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道教文化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源泉之一,也是人類思想文化寶庫中的組成部分,對現代人類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道教的現代價值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目前,道教已在歐洲、美洲、東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很多地方都有信奉道教、崇尚道教精神的人群。例如,《道德經》以尊道貴德為綱領,充滿了生命關懷、社會關懷、環境關懷的人文精神,雖然只有五千多言,但內容博大精深,彌足珍貴,它具有超越歷史、超越宗教、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品質,閃爍著古老東方智慧的光芒?!兜赖陆洝菲溆绊懖叭?,是被翻譯成外文版本和語種最多的中國典籍。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上被譯成外國文字和發行量最多的除了《圣經》以外就是《道德經》。2007年在國際道德經論壇在香港閉幕期間專門舉辦了《道德經》版本展。毋庸置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道教可以而且應該發揮更大作用。

  近年來,道教界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2007年、2011年道教界先后成功舉辦了國際道德經論壇和國際道教論壇。由中國道教協會舉辦的玄門講經活動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龍虎山、茅山、上海城隍廟、武漢長春觀等地相繼設立了文化講堂、講經堂。中國道協還與學術界聯手實施編纂了《中華道藏》、《老子集成》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文化工程。此外,各地道教界還舉辦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道教文化節、道教音樂節、道教書畫展以及道教文化論壇和道教思想研討會等文化活動,有的已經形成機制。將道教的核心思想與現實問題密切結合,體現了道教界深入挖掘道教文化資源,體現了道教對社會、人生的高度關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南華經》講,“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希望道教界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認識機遇,珍惜機遇,把握機遇,將自身的發展融入到民族、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中來,增強自覺,勇于擔當,真正擔負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重任。


  三、道教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方式和途徑


  道教界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第一,弘揚傳統文化,道教界要善于挖掘整理道教教理教義中的優秀資源,并把它傳承好、發揮好。比如,道教秉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認為人與自然是有機的統一體,應充分認識自然規律、尊重生態平衡,敬畏、欣賞與利用自然而不是狂妄地向往“征服自然”。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應當說道教給予了一個充滿智慧和預言式的答案。希望道教界繼續闡發道教生態智慧,大力弘揚生態保護理念,積極倡導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設生態宮觀,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比如,道教關于貴生、重生、樂生、生道合一的一系列思想,對于引導當代人正確看待和實現人生價值,追求身心健康,防止心態失衡,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再比如,道教關于尊道貴德的道德觀念、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齊同慈愛的慈善思想等等,在當代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需要我們認真挖掘整理,作出新的闡釋。希望道教界充分挖掘道教倫理道德思想,弘揚道教的愛國主義精神、傳統美德和和諧思想,引領廣大信眾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長遠來說,要加強道教思想建設,創新教義教理,逐步建立起中國道學思想體系。

  第二,弘揚傳統文化,道教界要找準定位,明確方向,積極探索有效的舉措。一是要深入開展玄門講經活動,引導道教界形成崇尚經典、學習經典、宣講經典的良好風氣。二是要進一步增強宮觀文化功能,開辦文化講堂等項目,使宮觀成為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弘揚社會道德的高地、凈化信眾心靈的道場。三是要立足于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將養生、武術、音樂、醫學等道教特色文化向社會傳播。四是要實施道教文化工程,加強對道教文化遺產的保護,加大對道教典籍的挖掘、整理、出版和利用。五是要探索道教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徑,努力把道教文化的對外交流納入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總規劃,繼續辦好國際道教論壇,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使其機制化、制度化,繼續辦好“道行天下”等道教文化對外交流活動,爭取更加有效的成果,進一步推動道教走向世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第三,弘揚傳統文化,道教界要堅持正信正行,發揮道教的正能量。要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傳統的教理教義進行梳理,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加以繼承,割除那些與時代要求與社會進步不相一致的內容,擯棄那些與國家法律和現行政策相違背的旁門左道、陳規陋習,把古老道教思想和新時代新實踐結合起來,實現道教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升道教的整體素質。讓古老的道教在當今社會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道教界的神圣使命。希望道教界緊跟時代、適應社會,以這次座談會為新的契機,立足傳統、包容并蓄、開拓進取,再創輝煌,真正擔負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最后,預祝本次座談會取得圓滿成功,取得豐碩成果!祝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吉祥如意!

  謝謝大家!

————————————————————————————————————————————————————

蔣堅永,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兼任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

男,漢族,1957年8月生,籍貫江蘇蘇州,研究生學歷,198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8月參加工作。

1975.08--1978.10  江蘇阜寧縣陳良周莊大隊務農

1978.10--1982.08  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學習

1982.08--1985.05  中央統戰部二局干部

1985.05--1988.12  中央統戰部科級秘書(江平同志處)

1988.12--1992.07  中央統戰部副處級秘書(江平同志處)

1992.07--1992.10  中央統戰部二局一處調研員

1992.10--1995.03  中央統戰部辦公廳信息處處長

1995.03--1997.03  香港工委協調部綜合處處長(借調)

1997.03--1998.10  香港工委協調部宗教處處長(借調)

1998.10--2004.12  中央統戰部二局副局長(2004.12正局級) (其間:1999.09--2001.07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專業學習)

2004.12--2005.06  國家宗教事務局業務四司司長

2005.06--  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