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陽宮——道教全真祖庭
收藏本站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00
周六至周日 :8:00-17:30
 聯系方式
陳道長:029—84906200

陳法永:《重陽宮志》代自序——歷史賦予一個玄門弟子的責任

 二維碼

來源:重陽宮志     作者: 陳法永  

 


重陽宮是全真道祖庭,我與祖庭有不解之緣。1983年,入道第二年就來到祖庭朝拜,受到了老道長王圓德和黃至善的熱情接待,祖庭幾十通道教碑石就在心中留下了深刻影響。那時,我受恩師王嗣琳之囑咐,常住終南山古樓觀參學。


1993年,我常住西安八仙宮,陪時任中國道協會長傅圓天、副會長閔智亭、香港青松觀觀長侯寶垣等前輩參加了樓觀希聲堂落成典禮后到祖庭朝拜,傅會長就向接待我們的時任戶縣縣委副書記孫芒德等領導提出落實重陽宮宗教政策的要求,侯觀長許諾只要把重陽宮交給道教,青松觀捐資修建。那時,重陽宮由戶縣文化館成立的文物管理所管理。


1996年11月,我受道協委派回祖庭負責修復事宜,老道長王圓德已于1992年羽化登真,黃至善老道長雖年事已高,但事理通達,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得空就去碑廳瀏覽,深切感受到祖庭歷史文化的厚重,也意識到作為一個玄門弟子的責任。為了便于向游人信眾介紹祖庭,我琢磨編一個小冊子。正在此時,陜西省社科院王西平先生來祖庭收集資料,準備編印《重陽宮碑石》。我們相互交談后,都認為鑒于重陽宮歷史文化的重要性,非常有必要編一本專門介紹重陽宮的書。經過一年多的共同努力,1999年5月,《重陽宮與全真道》一書,在樓觀臺、八仙宮、華山等同道的支持下付梓印行,受到同道們的贊許。


2005年11月,應戶縣地方政府要求,經任法融會長同意,我再次回祖庭負責廟務。老道長黃至善已于2003年羽化登真,此時祖庭因疏于管理,已幾乎淪為“社廟”。我瞻禮祖師之后,再次認真瀏覽了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祖庵碑林。對照當時祖庭之現狀,我感慨萬千。沉思之后認為,修復祖庭非大功德莫能為,但把祖庭豐厚的歷史文化挖掘整理好,讓人們全面了解重陽宮的歷史價值所在,并流傳后世,是歷史賦予一個玄門弟子的責任。至此,我就有了編志的想法,由于忙于道院基本建設,無暇顧及,直到2010年,重陽宮各方面管理基本步入規范化,我誠心邀請戶縣政府原宗教事務主管史生輝先生主筆,聯合石揚英、劉高明、趙孟謙三位老先生,正式啟動了《重陽宮志》的編寫工作。后又邀請金苗先生負責組織審校工作。


史生輝先生曾主持編寫《草堂寺志》,具有一定的編志經驗,扎實的文字工底,因此,很快拿出了編寫計劃。經編委會商定后,他和石揚英、劉高明、趙孟謙等人共同實地考察,討論有關問題,加之史生輝早年收集的許多史料,去年年底完成初稿。今年在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陜西省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道長和戶縣紀檢委書記楊帆先生關心支持下,《重陽宮志》由西安王劉義先生資助,三秦出版社出版,這是重陽宮乃至陜西道教界的盛事,我作為玄門弟子深感榮幸。史生輝先生主管戶縣民族宗教事務時,不辭勞苦,跑遍了全縣所有宮觀寺院,收集了許多珍貴資料,掌握了大量信息。他善于學習研究,在宗教歷史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可以說,編寫《重陽宮志》非他莫屬,他和石揚英、劉高明、趙孟謙等,可謂是功德無量!在此,衷心地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為編志提供的幫助!


2012年,正值重陽祖師誕辰900周年(1112-2012)?!吨仃枌m志》的印行,這是祖師的感應,是我們與祖師的緣分,也是大家敬獻給祖師的貢禮。祈愿“國安民豐,時和歲稔;真風丕闡,道化興行”!祝愿《重陽宮志》的出版發行,能為弘揚中華道學文化,促進全真祖庭的修復,結緣助力!


                                        陳法永于祖庵靜室


                                          201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