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陽宮——道教全真祖庭
收藏本站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00
周六至周日 :8:00-17:30
 聯系方式
陳道長:029—84906200

王重陽詩文選

 二維碼
來源:文登網2015-7-9


  1.《重陽分梨十化集》詩文選


  重陽分梨十化集序


  丹陽先生系出扶風大辯之宗,親也家資巨萬,子孫詵詵。自幼業儒不為利祿,謹性好恬澹,樂虛無。嘗謂其人曰:“我因夢遇異人笑中得悟?!贝蠖ǘ『デ?,果有重陽真人,別終南游海島,欲結知友同赴蓬萊,共禮本師之約。東抵寧海,首往范明叔之遇仙亭,丹陽繼至參謁。真人一見,驥然昔傾蓋目擊而道存,知丹陽夙有仙契,遂叮嚀勤以學道修真。丹陽識其誘誨,敬請真人謁至郡城,居之南庵。命其名曰:“全真?!比障εc之講道于其中,必欲丹陽夫婦速修持,棄家緣、離鄉井、為云水游。其初夫婦易從也。真人誓鑠庵百日,是孟冬初,吉賜渾梨,令丹陽食之。每十日,索一梨分送于夫婦自兩塊,至五十塊。每五日,又賜芋栗各六枚。及重重入夢,以天堂地獄十犯大戒罪,警勸之。每分送,則作詩詞,或歌頌隱其微旨,丹陽悉皆酬和。達天地陰陽奇偶之數,明性命禍福生死之機。由是屏俗累;改衣冠;焚誓狀,夫婦信響而師焉。逮已丑歲從真人西歸,至梁汴間居。越歲真人蟬蛻仙去,丹陽盡傳,其道乃興。其徒西走終南,訪真人舊隱,筑環堵而居之。十稔宗開其教,徒弟云集不可勝數。歲在壬寅,丹陽飛錫東來,復還鄉邦,一日語諸門人曰:“真人乎,昔著述已有全真前后集,又其游吾鄉時,所著類皆玄談妙理。帙集得三百余篇,分為三帙?!鄙显唬骸跋潞踹t中?!痹唬骸胺掷媸??!毕略唬骸昂秒x鄉?!贝思P西雖已刊印,然傳到鄉者何其罕!諸門人共對曰:“真人向至海寧化師父?其根始,他處尚且刊行,況鄉中乎?當重加校登編次,亦作三帙,命工縷板,以廣其傳?!钡り栭T人靈真子,朱抱一攜是集,訪余謂余曰:“鄉老先生范、趙、劉三公亦作總序,每帙別求為序引?!庇啻鹪唬骸捌头角覍Φ谴?,事雕篆以謀進身,繼箕裘之緒,得無愧于忘名利,出塵世者乎!”然自謂為兒童時素識。丹陽有慕道之心,又親睹真人筑庵勸化之,事不能以淺陋辭。因留其分梨十化一帙,故樂出是言。庶使四方向道之士,知全真之教有利于人也。大矣!若夫二先生戒勸之文,神異之跡,其他記序歌詩載之已詳。姑敘其丹陽夫婦,出家入道之本末云。

        時大定癸卯歲,寧海州東牟鄉,貢進士馬大辯謹序。      


七言短句

贈丹陽

成一今朝正一時,渾梨噬味怎生知。

若能會飲西江水,直與王風緊廝隨。

背上葫蘆酒滿沽,無中卻有有中無。

清光滑瓣般般識,月里瓊林永不枯。


贈孫姑

二婆猶自戀家業,家業誰知壞了錢。

若是居家常似舊,馬公無份做神仙。

二婆只識世間居,不識蓬瀛有玉壺。

若肯回頭修覺悟,名傳永永喚仙姑。


七言律詩

與丹陽

芋栗遺賢往不還,休心何用在機關。

常憐家計為牽絆,怎得身軀暫處閑。

一對塵球頻輥轉,兩團貓食最癡頑。

若教會得清涼語,也許隨余住好山。

害風游歷水和云,六業輪回鐵板分。

敲遍世間俱不曉,心知唯有個內聞。

寶瓶宮里看祥云,云去云來邪正分。

分劈心琴成曲調,調高聲韻自然聞。

一個渾梨作四分,翁婆共啖莫紛紛。

梨分不為分離事,果結須看結里文。

水涌頻教烏兔飲,火來休把赤心焚。

若通水火成顛倒,冷淡清閑自喜聞。

栗與芋,芋與栗,兩般滋味休教失。

性與命,命與性,兩般出入通賢圣。

都要知,都要知,便是長生固蒂時。

休想瑤臺并閬苑,六家珍寶出天池。

今晨誰曉五分裁,陰二陽三口各開。

知味不遭三界苦,通甘免卻九幽災。

乾坤未判何方住,父母生前甚處來。

悟得此因成大覺,從今欸欸煉靈臺。

百日扃門意已授,定須堪可作朋儔。

馬猿返性緣攀戀,桃杏為人也害羞。

從此果能成決斷,斷然真個好因由。

撐篙已在中流里,難下逍遙得岸舟。


贈丹陽夫婦

十一離分馬秀才,直須欸欸認頭回。

三涂苦楚安排放,兩塊泥團總不猜。

棚下冷言無活計,樓頭暗應沒家財。

愿惺愿悟休相喚,便是教賢出得來。


贈丹陽夫婦芋栗

栗子前來看芋頭,二人共食過重樓。

三三便得三三味,六六須知六六由。

用劍能揮身外影,將針會捉水中漚。

饒君用盡千般計,怎免荒郊一土丘!


報師恩

為何不倦寫詩詞,這個明因只自知。

一筆書開真正覺,三田般過的端慈。

回光返照緣觀景,固蒂深根恰及時。

密鎖玄機牢閉戶,喚來便去赴瑤池。


修行

這個修行總不知,元來只是認真慈。

赤衣上士游山水,烏帽先生入火池。

白馬嘶時金亦吼,青牛耕處玉無疵。

沖天柱地霞光照,籠罩翁婆最小兒。

大器修行不厭華,玲瓏顛傻屬吾家。

清風里面全真氣,明月前頭結寶砂。

常把舊容常點檢,便將新相便拈拿。

一通擲在青宵上,透過虛空顯象芽。

龍吟引起虎咆哮,雪浪兼風旋旋拋。

滌蕩一靈添到瑩,調和二氣便相交。

烏龜行向海中戲,赤鳳飛來頂上巢。

明月一輪光燦燦,玉峰高處照三茅。

自從一得見天真,今日方知舊日人。

離俗復為云外客,脫塵不作土中賓。

蓋緣往昔擒朱汞,全是當初定水銀。

一點靈明歸靜界,圓光里面轉金輪。

玄關奪得不追尋,煉就重陽滅盡陰。

從此頻添木上火,由斯再煮水中金。

萬般神應還誰見,一個真靈只自欽。

聚則為形散為氣,晴空來往永無心。

胎仙舞出做神仙,都為從來得正端。

何用丹田金虎繞,不須寶鼎玉龍盤。

叱回鉛汞應清靜,換過陰陽愈喜歡。

一段紅云生岳頂,回光明朗照青鸞。

斷云飛盡月光明,返照神舟傍岸行。

水火相逢開正路,木金間隔定長生。

黑鉛赤汞分南北,白虎青龍換甲庚。

依此修持真了了,空中結就玉絲棚。

既然朗照絕搜尋,不必區區論淺深。

正坐的端通子午,回頭又復見丁壬。

五般彩色頻頻步,一個玄機每每侵。

捉住虛空真妙景,應將此景作嘉音。

吸呼喘息妙非粗,養就從來一顆珠。

子母相隨真彩結,氣神攢聚異光珠。

倒顛交媾分機密,上下沖和得要樞。

好向深山最高處,怡然獨放月輪孤。

從初更會捏風顛,撒向瑤池種玉蓮。

生出一枝偏皎潔,拂開五葉各團圓。

昔能已見通玄妙,今則還知得自然。

既沒四時催逼去,長春境上不排年。

修行須用九陽圖,認得陽圖事事蘇。

智者便知超造化,愚人枉了下功夫。

得來勘破無中有,成后何如有若無。

無有有無無有相,有中無相達天衢。

能知下手免三涂,咄了從前這匹夫。

入火肯教成脇熾,渡河難以溺漂浮。

日中精艷長生瑩,月里瓊林永不枯。

此個大丹歸物外,逍遙來往入虛無。

問龍虎交媾

莫問龍兒與虎兒,心頭一點是明師。

氣調神定呼交媾,心正精虔做煦熙。

平等常施為大道,凈清不退得真慈。

般般顯現圓光就,引領金丹采玉芝。


贈寧伯功

其一

活死人兮活死人,自埋四假便為因。

墓中睡足偏惺灑,擘碎虛空踏碎塵。

其二

活死人兮活死人,不談行果不談因。

墓中自在如吾意,占得逍遙出六塵。

其三

活死人兮活死人,與公今日說洪因。

墓中獨死真嘉活,并枕同棺悉作塵。

其四

活死人兮活死人,火風地水要知因。

墓中日服真丹藥,換了凡軀一點塵。

其五

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

墓中閑寂真虛靜,隔斷凡間世上塵。

其六

活死人兮活死人,害風便是我前因。

墓中這個真消息,出水白蓮肯若塵。

其七

活死人兮活死人,須知五谷助身因。

墓中觀透真如理,吃土餐泥糞養塵。

其八

活死人兮活死人,晝眠夜寢自知因。

墓中有個真童子,笑殺泥團塵里塵。

其九

活死人兮活死人,空空空里是空因。

墓中當有真空景,悟得空空不作塵。

其十

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人珠玉問余因。

墓中境界真家計,不免臨頭總化塵。

十一

天地高深覆載人,人心奸巧不憑因。

只知名利為身寶,不悟身為物里塵。

十二

尋思到岸下船人,笑指白云便是因。

丹桔在身無價寶,自然光耀絕纖塵。

十三

人人不作是非人,遠此無由地獄因。

三界超生靈物在,仙宮那得有飛塵。

十四

有個逍遙自在人,昏昏默默獨知因。

存神養浩全真性,骨體凡軀且渾塵。

十五

人能弘道道親人,人道從來最上因。

若把黑云俱退盡,放開心月照繁塵。

十六

風月為鄰也是人,水云作伴得真因。

便攜鸞鶴歸蓬島,此去無由再墮塵。

十七

忽然認得岸頭人,不可思量議厥因。

為甚便教成一曲,曲中識破隙中塵。

十八

我今嗟彼世間人,來路前生作甚因。

但恐性乖來路失,歸時輾轉入灰塵。

十九

胎生卵濕化生人,迷惑安知四假因。

正是泥團為土塊,聚為身體散為塵。

二十

酒色昏迷惱殺人,用斯絕惡轉推因。

將來失腳輪回去,甘作沉淪泉下塵。

二十一

外人不識里頭人,喚出門來得此因。

明月清風休笑我,這回似你遠紅塵。

二十二

笑殺愚迷枉做人,人人皆說養家因。

家人便是燒身火,干了泥團卻變塵。

二十三

我今欲勸世中人,正好追尋道果因。

稍悟這般知這個,風前揚卻一堆塵。

二十四

陽人不合戀陰人,都被陰人損善因。

煉取純陽身七寶,無生路上不生塵。

二十五

閑來默坐睹常人,個個鉆尋無路因。

恰似水魚魚戀水,只知塵體體投塵。

二十六

世上輪回等等人,各分神性各分因。

百年大限從胎死,五蘊都歸塵下塵。

二十七

穩駕青牛古圣人,白牛枝葉出斯因。

儒醫夫子成三教,懇辟愚迷怕落塵。

二十八

生來死去萬千人,善果良因間有因。

嫉妒慳貪夸富貴,我今與你不同塵。

二十九

誰識廛中這個人,無為無作任其因。

白云接引隨風月,脫得塵勞出世塵。

三十

往往來來人看人,人心廝算各論因。

三光塵外分明鑒,照爾身形盡土塵。


七言長句

述     懷

下關牢固火能然,雅氣無侵漸至堅。

一九住時添秀麗,二關通后得完全。

既能已結成初有,復透中關為始先。

直要真清真寂靜,更令沒染沒縈牽。

須臾既濟同相見,頃刻沖和共自傳。

穩坐明堂拈寶炷,復游金洞赴瓊蓮。

饑寒脫了堪來往,生死捐除會倒顛。

有個青童持紫沼。請公永永伴神仙。

慧刀磨快劈迷蒙,剁碎家緣割已空。

火焰高焚端子午,水源深決潤西東。

上中下正開心月,精氣神全得祖風。

既見舊時親面目,更無今日假英雄。

五重玉戶光生彩,一粒金丹色變紅。

自在真人歸岳頂,手攜芝草步蓮宮。

茶言湯語是風哥,芝草閑談果若何。

不可人前夸了了,須知物外笑呵呵。

赤龍攪海添離水,紫焰安爐養坎河,

木馬還能從水虎,金翁須是取黃婆。

汞鉛亙昔交加作,兒女今朝嬰姹多。

坐客同歸回首度,教君也得出高坡。


五言絕句

分梨詩

三塊滅三涂,人人一二哺。味能枯北海,香會透西湖。

玉浪溶溶滾,金波密密鋪。恰如文義顯,全在者之乎。

贈丹陽

這個為根本,靈元要至誠。搜真物外景,滅盡世間情。

四序傳中氣,三光在上明。如通顛倒法,何慮不圓成。


古調

水云游

思算思算,四假凡軀干甚廝玩,

元來是走骨行尸,更夸張體段。

靈明慧性真燦爛,這骨骸須換。

害風子不籍人身,與神仙結伴。

且住且住,十月小春當宜鎖戶。

一百日煉就重陽,也并無作做,

渾身要顯唯真素。掛靈明紙布,

信任他走玉飛金,自恬然不顧。

玉性玉性,玉鎖緊嚴金關牢釘。

玉房深百日,清清玉輝光一并。

玉匙開關通仙徑,玉門中傳令,

玉童來便許全真,玉皇宣已定。


黃鶴洞中仙

你待堅心走,我待堅心守。        

栗子甘甜美芋頭,翁母同張口。

開取四時花,綻取三春柳。        

一性昭然全得他,玉液瓊漿酒。


焚心香

坐殺王風立殺扶風,只因伊貪戀家風。        

爭如猛舍認取清風,好同行好同坐共攜風。

我即真風你即佯風,小春天總賴溫風。        

將來雪下怎奈寒風,窗兒里門兒外兩般風。


焚心香

這個王風自小胎風,大來后變做心風。          

遍行游歷正是狂風,每閑閑處詩曲作似長風。

謁馬儒風說與仁風,唬他成急急驚風。            

亂為下手鎖了防風,便怎生醫治得你破傷風。


恣逍遙

若要修行須當仔細,把金關玉門牢閉。        

上下沖和位交溉濟,得來后惺惺又同猜謎。

輥入虛空卻投根蒂,毫光在爛銀霞際。        

五彩新鮮真靈瑩膩,分明徹凈清閑然細細。


臨江仙

八卦分明鋪擺定,二人各四陽陰,                  

中間玄妙細搜尋,若能知此味,便是得真金。

恬淡隱藏清與凈,甜甘卻顯佳音,                    

八都山上出高岑,正當堪眺望,方是好登臨。


臨江仙

栗子味招金道子,芋頭滋味引回頭。              

個人吃了并無憂,四三通十二,個個下重樓。

吃得過時冰是水,水中兩點浮漚,一來一去幾時休。

若教同我愿,管取得真修。    

                         

無夢令

今則與公照燭,無夢今中詳錄。古圣富春詩,

六白熒光如玉,叮囑叮囑,三塊個人知足。

   

憶王孫

分明七寶更休論,七座門開各有門。                

一四一三各彼吞,返陽魂,便是長生保命存。


玉花洞

要知端的,默默細想。須憑因果,致令喜悅。

投歸玄妙便把門兒鎖。惺惺了了,真堪可有。

自然香火,凈中寂聞。分明一個師父來看我。


莫思鄉

栗子味堪收,更出馨香是芋頭。                    

今后吃時思想定,追求為甚般般,各六籌。

細認細尋搜,芋有青苗栗有莖。                    

空外地中歸一處,休休說破玄玄,你越愁。


望蓬萊

逢九變逢九變,需用寶刀裁,                          

陰魄莫隨魔鬼轉,陽魂合趕好梨來,今已免輪回。

公聽取公聽取,道眼正堪開。                          

四假身軀宜鍛煉,一靈真性細詳猜,有分看蓬萊。


蕊珠宮

栗子二三個,這芋頭的端六個。                    

分付清閑唯兩個,尋思個甘甜味,怎生個。

五臟明明個,又六腑不差些個。                    

更有金丹此一個,十二個請翁婆,會則個。


悟南柯

芋栗今番徹,賢愚兩共餐,一能陽氣做團團。

一個沉淪,陰魄愈摧殘。                                      

來者歸清靜,迷人俗冗盤,通金跳出好仙壇。

恰恰同居,吉吉永相看。

                                   

玉堂春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玉液金丹頻頻迎迓。

玉兔金烏光光相次亞,照玉欄桿種玉芽。    

玉蕊金莖長長生不謝,玉女金童常??瓷?。

玉鎖金匙門門開闡下,賞玉堂春對玉花。

 

玉京山

失笑迷陰化不來,頑愚心鎖硬怎生開。

直饒富貴沒殃災,天年限終究落輪回,

鬼使早相催,兒孫難替得。                    

有何推恁,時悔恨哭聲哀,方知道學道是仙才。


詠詞

神光燦


  金關叩戶,玉鎖扃門。閑里不做修持。杳然昏冥,誰會舞弄嬰兒?睡則擒猿捉馬,醒來后,復采瓊芝每依時。這功夫,百日只許心知。自在逍遙做就,唯舒展,紅霞光彩敷披。罩定靈明方見本有,真慈一粒神丹結,正三重焰,緊緊相隨,過瑤池,透青霄頂上無為。


真歡樂


  便把門戶安鎖鑰,內更蘊最奇略。安爐龜,鍛煉金精,養元神修完丹藥,一粒圓成光灼灼。虛空外往來盤礴。五彩總扶持。也無施無作,冥冥杳杳非投托,占盈盈赴盟約,蓬萊路永結前期,定長春瑤芳瓊萼。等接清涼光偏燦,放馨香自然雯作,里面禮,明師現真歡真樂。


與丹陽


  這番這番芋頭栗,這回須要知詳悉,恰恰似餳和蜜。五谷中來花蕊出,甜則一般甜般甜,熱冷兩般怎生詰。又似膠與漆,皮膚中來樹里汁,粘則一般粘,陽陰兩般如何述。筑個環墻上有蓋,四面無門何處入。三歲孩兒娶了妻,六十老翁無家室。若能會得此機關,摩訶般若波羅蜜。省省省吉吉吉,沒口婆婆長叫屈。頌曰故將亂道惑公心,惑去惑來直到底,惑動時你是我,惑不動時我是你。


焚心香


  謔號王風,實有仙風,性通禪釋貫儒風,清談吐玉落筆如風,解著長篇揮短句,古詩風。襟運成風,鵬化博風,恣云游列御乘風,冬寒閉戶念見高風,更坐無爐眠無被,任霜風。


黃河清


  根固源澄宜鎖戶,清清堅守深洞。轉加溫暖,悉屏嚴凝寒凍。別是風流雅致,頓知得超升管中。得自然開悟長生,遇玉花正好拈弄。元初本有真靈,明明處這回搜見鉛汞,便令結就一粒金丹堪貢。顯現祥光瑞耀,更來往隨鸞引鳳,十州三島,神仙喜慶迎共羾。


黃河清


  九曲黃河分九轉,洪波大浪清靜九江。共同合就俱來歸正,九鼎中間顯現九宮,闡端流一定,玉翻金潑盈盈處,到侵九曜開影九霄,翠碧相濟九皋,有鶴鳴迎接精瑩九光,洞明返照靈輝堪,并九曲,神珠跳躍九仙至,如然游泳,湛殫澄徹成功行,九天通圣。    


感皇恩


  百日鎖庵門,分梨十化。閑澄中凈養真假,個人嘆問,直受如斯瀟灑,我咱知得也誠清雅。別有一般,分明好畫。頻頻親擎出暫懸掛,那懣要,看萬斛珍珠酬價,恁時傳說下些兒話。


  2.《重陽教化集 》詩文選


  序        一


  甚哉!高尚至人世不常有也!譬如景星、慶云,非遇圣朝昌運,則豈泛泛而見?自太上出關之后,有關令尹喜傳襲其道,下逮鐘離、處士呂洞賓、陳圖南者,皆相繼而出。如今,得重陽真人及丹陽先生,亦接踵于世。噫!寥寥乎幾千百年之間,此數君者,未易多得,可謂高尚至人,世不常有者也!丹陽先生馬宜甫,本冠裳大姓,富甲寧海。自童稚時,其仙風道骨灑落不凡,已為閭里欽重,長從鄉校積學,為文便能入第一等,忽遇重陽真人以一言悟意,棄金帛如弊屣;視妻子如路人。幅巾杖屨之外,一亡所有,湛如孤云,悠然西邁,以為物外之游,意將不受幻化。儻非夙緣定分、了悟生死者,其孰能與於此?先生入道之后,凡述作賦詠謹數百篇,一一明達至理,深得真筌。門人高弟等,命同其議,裒綴成集,門人靈真子朱抱一,命工鏤板,將行于世,乃屬本府醫學博士韓扆,同扶風馬川訪予求序,諄諄懇切。適有客,在坐聞之,則掀鬢抵掌,舍席趨進而問曰:“道家者流,嘲弄風月固當如是乎?”予即應之曰:“噫嘻!子亦懼矣,且如明眼禪和欲傳妙道,亦必垂一則語以示后之學者,矧茲高尚至人,力欲恢弘正教,闡揚家風,必以言語訓戒,發為文章而啟迪迷人,庶有覺悟。況此冷淡生活,本是道人風味,兼其間無一字塵凡氣,殆非吟詠風月者,無用之空言也。子無誚焉!”客乃醒然改容,悚赧請退。曰:“仆誠淺陋,言且過矣!其徒所請既堅,子盍序之?!庇枰蜃鞔速嫡Z,以書卷首。

        大定癸卯冬十有一月,上休日營丘府學正國師尹序。      


序        二



  丹陽先生遇重陽真人,顧不異哉!真人一性靈明,夙悟前知。自終南至于吾鄉,地之相去三千余里,不辭徒步之遠,而有知己之尋。大定丁亥中元后一日,真人抵郡,竹冠弊衣攜笠,策杖徑入于余侄明叔之南園,憩于遇仙亭,丹陽先生馬公繼踵而至,不差頃刻,可謂不期而會焉。二人相見,禮揖而罷,問應之際,歡若親舊。坐中設瓜,唯真人從蒂而食,眾皆異之。丹陽先生先題詩于亭壁,有“沉醉無人扶”之句,真人讀而笑曰:“吾不遠數千里而來,欲扶醉人?!睜栍謫枺骸叭绾问堑馈??對曰:“大道無形、無名,出五行之外是其道也?!鼻逭劷K晷,坐者聽之,纚纚忘倦,使人榮利之心、嬌氣淫志頓然釋去。先生邀真人就城而館之,待以殊禮,日益恭謹,卒至于成,因命所居庵曰“全真”,究其相遇之由,若合符節,茍非夙緣仙契,孰能至于是哉?先生系出扶風,累世青紫,吾鄉顯族也。生而異稟,識度不群,其所居之第,馬范二街相對,與余世為姻家,有朱陳之好。幼同嬉戲,長同講習。在郡庠數十年間,花時月夕,把酒論文,未常不相從為樂也。先生資產豐厚,輕財好施,故能舍巨萬之富,揖真一之風,真人遂以方便,誘夫婦入道。尚恐未從,乃出神入夢,以天堂地獄警之,俾漸悟焉。至于鎖庵百日,密付玄機,謂“石火光陰,難得易失,如不早悟,虛過一生,下手速修猶太遲也?!敝^“攀緣妄想,動成罪業,”索梨分而送之,兼以栗芋賜之,使知其離分而立遇也。謂“不舍冤親,煩惱不斷,去邑里之冗,為云水之游,則鄉好離也?!狈苍娫~往來,應唱迭和,皆余一一目睹而親見之。雖片言只字,無非發揮至奧,冥合于希夷之趣也。是以收聚所藏,編次至三百余篇,分為三帙,共成一集。丹陽門人靈真子朱抱一,欲鏤板印行廣傳四方,矚余為序。余忘其固陋,即其意而序之。既美其至人相遇之異,又美其仙風勝概可垂。勸于后人,使修真樂道之士玩味斯文,豈小補哉!

大定癸卯寧海州學正范澤謹序。        


序        三


  仁人之用心也,大矣哉!身已適于正也,欲天下之人皆去偽而歸真矣。吾鄉丹陽先生之徒行是道者也。先生舊為寧海著性,祖宗皆以通儒顯官。自弱冠之年,游庠序工詞章,不喜進取,好虛無、樂恬淡,已深悟玄元之理。一日,重陽真人自終南徒步而來,一見而四目相視,移時不已。及開談笑語,如舊交夙契,或對月臨風,或游山玩水,或動作閑宴,靡不以詞唱和,皆以性命道德為意。謂人生于電光石火,如隙駒朝露,不思治身,妄貪名利,儻修之不早,若一入異境,則雖悔可追!常以是而深切勸勉,兾一悟而超脫塵世,顧丹陽依違而未決,乃嘆曰:“下手遲也!”遂入環堵,令丹陽日親饋一食。自十月朔而處,所須唯文房四寶、布衣草履,枕石而席海藻,隔窗牖而求詩詞者接跡,舉意即就,略無思索。當隆冬積雪之際,和氣滿室,居百日而方出。嘗入夢于丹陽,警之以天堂地獄,又索梨栗芋每十日而分賜之。自一以至五十五,為陰陽奇偶之數,皆以詩詞往復酬和而顯其旨意。于是丹陽夫婦開悟,厭塵俗而樂云水,書誓狀,愿師事于真人。茲分梨十化之由也。自此易麤衣分三髻,日從事于重陽,視富貴如浮云,棄子孫如弊屣,忻然違鄉里,西游梁汴之間,盡傳其道。不久而真人蛻升,遂西入關陜,至終南重陽舊地,筑環堵以居焉。無塵事之縈,無火院之累;專心致志以精窮內事。雖嚴寒酷暑,不易常服,或忽然長嘯而自歌自舞,已得希夷之真趣,故人心歸向,無賢不肖,咸愿為門弟子。吾邦之士,素慕其名德不憚,數千里之遠往而求見者無虛日。斯見離五行之外,而超俗出世者也,豈不曰好離鄉乎?凡當時之一篇一詠,不徒然而發,皆所以勸戒愚蒙,免沉溺于愛河欲海,非專為于己也。故門人匯聚二先生之詩詞,分為三集,上曰“教化下手遲”,次曰“分梨十化”,又其次曰“好離鄉”,共三百余篇。玩其文、究其理者,則全真之道思過半矣。自丹陽得遇,殆今一紀有余,闡揚其教,四民瞻禮,多入道。而從化下手遲三集,雖關中已鏤板印行,以道途遼邈,傳于山東者百無一二,而樂道之士罕得聞見。一日,丹陽門人靈真子朱抱一訪予曰:“先生因重陽真人之誘掖而棄俗,究重陽真人之詩詞而悟道?;蛞云?,或以言說廣行其教,欲人人咸離迷津,超彼岸,得全真之理,豈肯獨善其身哉!”茲見仁人之用心也廣大矣。況此三集皆在吾鄉所作,有目有耳者皆親聞見之,實丹陽發跡之根抵,而得道超脫之因盡在是也。欲命工重雕印造以廣其傳,俾世人皆得以披覽稽考,知趨正而歸真矣。求予為文以敘其事,予老矣!昔與丹陽鄰里,同在郡庠,又相友好,不唯常仰丹陽之道高德重,抑又見門人之仁心弘遠也。雖才學淺陋,不足以形容其事,然于義固不可辭,姑以當時之親見,以道其實。其在他出處之跡,顯異之行,前數公序之詳矣,此不復載。

                  大定癸卯寧海州學錄趙抗謹序。    


七言短句

遺丹陽

一別終南水竹村,家無兒女亦無孫。

三千里外尋知友,引入長生不死門。

 認取這般為的祖,休要背爺更覓父。

會得之時且小心,會不得時大著肚。

修行先要識傍偏,今日分明說與賢。

認取根源成了了,便教性命永綿綿。

贈丹陽

四般假合終歸土,一個真靈直上天。

不滅不生超達去,無為無漏大羅仙。

為人須悟塵勞汨,清凈心中真寶物,

奪得驪龍口內珠,便教走上昆侖窟。

堪嘆人人憂里愁,我今須畫一骷髏,

生前只會貪冤業,不到如斯不肯休。

故把床移飯改移,三三如六怎生知,

教公會得雙關事,雪里瓊花總是誰。


七言律詩

激發丹陽

百日扄門非顯功,只圖足下出凡籠。

癡頑縱有長拖戴,決烈全無沒始終。

公意休令時復想,我心不與日前同。

大家相見如新語,歡喜分離西又東。

引丹陽上街求乞

白為骸骨紅為肌,紅白妝成假合尸。

昨日盡呼重陽子,今朝都看伴哥兒。

別軀異體皆非悟,換面更形總不知。

世上枉鋪千載事,百年恰似轉頭時。

圈眼王三乞覓時,被人呼作害風兒。

五般彩色于身見,一點光明只自知。

貼觀已收八句字,指期須顯七言詩。

長街兩面諸豪富,不道蠶歸是阿誰。

詩與丹陽

猶豫猖狂忒軟頑,如今難以舞胎仙。

我機枉設三千里,公罪重增一百年。

歡喜定將煩惱對,憂愁只與是非牽。

姓名已錄豐都部,他日臨頭怎奈賢!

只為迎風雀目馬,都緣戲水錦鱗魚。

幸遇須當擒意馬,欣然作個化鵬魚。

只為迎風千里馬,都緣戲水一頭魚。

玉線牽回真野馬,金鉤釣出大鯨魚。

上半年分下半年,誰知十二個周天。

日時亦有通更改,歲月惟無合到顛。

會使心中神熠熠,能傳性上壽遷延。

守功守行真師至,度作逍遙物外仙。

清凈修行合上真,敢將此語昧天神。

為公不信偏頭痛,顧我無緣正法親。

苦口怎知良藥味,甘心猶戀入覓津。

如今轉入塵勞夢,難做惺惺睡覺人。

報師恩(俗瑞鷓鴣)

地仙中仙與天仙,認得三田月正圓,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舉拳。

撇蹺弄腳虛粘地,猛烈回頭合上天,

若被利名牽絆住,十分失了好因緣。

鍛煉丹陽財色心

從今休更問修行,怎奈燈蛾戀火坑!

既是鑿開赤鳳髓,已知走了黑龜精。

般般見處非無意,物物拈來總有情。

前有深潭闊萬傾,如能跳過得殘生。

聞丹陽欲上昆崳山以詩寄之

公住山時我下山,我心終是厭愚頑。

斷弦無續寧成曲,覆水難收已不還。

昔日謾傳千口氣,經今轉隔萬重關。

不如只作塵勞客,相見之時免厚顏。

余在昆崳山趕丹陽下山不

要同處后,令丹陽燒誓狀以詩贈之

擲下金鉤恰一年,方吞香餌任綸牽。

玉京山上為鵬化,隨我扶搖入洞天。


六言短句

贈丹陽

眼蓬頭臉上紅,牽烏兔在西東。

方一得金鄉覷,說伊予總害風。

我逍遙惺復灑,秦東海來游冶。

星常許作詩詞,命長生宜甫馬。

氣相生真喜悅,田震地通明哲。

傳金訣玉科靈,性圓成歸日月。

四果頌

果來海角天涯,果應師旨希夷,

果得前生知友,果然合我心機。


六言律詩

贈丹陽

人雖巧怎生通,子王風好去東。

上火焚緣泄漏,中金聚見玲瓏。

漿自飲刀圭出,嶺獨登性命同。

里無言公莫怪,頭一點發顏紅。

系不斷做神仙,上清風月正圓。

念真經無不應,持妙訣謹擎拳。

當玉簡宜遵馗,戴金冠自合天。

抵般般唯愿領,公便得好因緣。

緣丹陽再要展修庵舍作是詩

居塵屋不須寬,假搜真處內看。

擊正堪同步躡,聞不喜再修完。

初一點尋清靜,去三田要運搬。

上逍遙超彼岸,分明了赴仙壇。


四言長篇

一個朱郎,不要思量,如不去時,彼此清涼,

如要去時,多搜藥方,二人同行,路上糇糧。

我若獨行,依舊飄揚,恐公作伴,卻惹愁腸,

如依得我,萬事無妨,怕甚暮兩,懼甚晨霜。

也無煩惱,也沒惺灑,也無妻妾,也無爺娘,

也無財產,也無家鄉,任云任水,乞食為長,

尋師訪道,只焚心香,丈夫剛志,豈有彷徨,

今日明日,不保死亡,堅心向道,陽助吉昌,

詐心誑道,陰降百殃,向道則生,背道則亡,

愿公早悟,請公細詳。                                  


連句

贈丹陽

眉壽方將四十六,諸余于己常知足。

三田養取好明珠,玉戶收藏真瑩玉。

休打坐莫行功,捉取身中西與東。    

致使水源千道綠,便令心性一團紅。

莫亂尋依此做,天邊飛走鳥和兔,    

從今識破這玲瓏,速煉行持休暮故。

搜妙妙問玄玄,只要心中只自專,    

退己進人功行著,自然脫殼做神仙。


紀夢

古道心中性,三田用內觀,九文陽極數,一字了然看。

開德神應爽,扶風氣自團,于予真有助,精耀入云端。


遇仙槎

鰲魚海里游,首尾長搖擺,百日下金鉤,鉤出娑婆界。

應無離水憂,鵬化扶風快,隨我上青霄,同赴龍華會。


無夢令

贈丹陽

坐臥住行有別,自是逍遙做徹。大道本來        

真驀地,哂中歡悅無說無說,堪破春花秋月。

啜盡廬仝七碗,方把趙州呼喚,烹碎這機關,

明月清風堪玩。光燦光燦,此日同超彼岸。    

此日方知顛倒,一切因心善造,決烈便回頭,

換面更名堪討,全道全道,正好安排爐龜。    

下圍棋取樂,聞白鳥交錯。                                

者好關機度,輪贏憂詐作言,看這番一著。  


贈丹陽歌

謁扶風庵要住,人歡喜心神許,前鉛汞卯通孜后,刀圭酉廝助??唇痫w過曲江,蟾玉走超玄步,年泗十五輪明月,圓光睹,公眉宇準規模。使云霓遮遏忤,里白蓮向日開,前黃菊重陽猜瞳,閃閃輝,輝艷炎炎燦燦。瑰魅盡銷分地戶,蟲皆滅現天臺,傳義相偎上,人人物外回,子隨予師禮訪,知銀海載


蓬萊。

歌贈丹陽


  神為宗兮氣為祖,不須扭捏鳴天鼓,常交龍虎往來行,引動胎仙自歌舞。歌得喬舞得喬,誰人解得此般喬。領天男長天女,不籍榮華棄田土,也不餐也不睡,不須氈不須被,惺惺灑灑離凡地。又似癡有似俏,本來面目須明曉,曠代劫來無個知,只知名利是便宜,你休嗔你休喜,今日分明說與你,云中清雨細如絲,滋潤靈苗在根底。


贈丹陽


  得覽盟言真決烈,信心消盡平生業,海濱知友是扶風,從今堪可隨王喆。隨王喆,喜齊肩。同行同坐各搜玄,水云游歷歸何處,好向關西諧陸仙。諧陸仙,舊知友,三個逍遙天下走,無思無慮覓無為,開舒暢飲長生酒。長生酒,勝醍醐,自然盈滿不須沽,常令醉后成顛倒,每到醒來任吸呼。任吸呼,行正道,養就金花玉芝草,大家折得插昆侖,超然同赴蓬萊島。


玉女邀仙輩


  終南一遇,醴邑相逢,兩次凡心蒙滌。便話修持重談調攝,莫使暗魔偷滴。養氣全神寂,稟逍遙自在閑閑游歷,覽清凈常行允迪,應用刀圭節要開劈,三田會靈明結,作般般光輝是績。先向天涯海畔,訪友尋朋得個知音成闃。直待恁時相將同步,處處嬉嬉尋覓。暗里瞷瞷檄,覷你為作如何鋒鏑,會舉箭張弓對敵百邪千魅,戰回純皙無愁戚,方堪教可傳端的。


三州五會化緣榜


  竊以平等者道德之祖,清凈之元首??慈R州,終歸平等;為玉花,金蓮之根本;作三光,七寶之宗源;普濟群生,遍拔黎庶。銀豔沖盈于八極,彩霞蒸滿于十方,漸生良因,用投吉化,有緣固蒂,無果重生。人人愿吐于黃芽,個個不游于黑路。夫玉花者,乃氣之宗;金蓮者,乃神之祖,氣神相結謂之神仙。陰符經云:“神是氣之子,氣是神之母?!弊幽赶嘁姷米錾裣?。起置玉花金蓮社在于兩州,務要諸公認真性、養真氣。諸公不曉根源,盡學旁門小術,此乃是作福養身之法,并不干修性命入道之事,稍為失錯,轉乖人道。諸公如要修行,饑來吃飯,睡來和眼。也莫打坐,也莫學道,只要塵凡事屏除,只用心中清凈兩個字,其余都不是修行。諸公各懷聰慧,每齋場中細細省悟,庶幾不流落于他門,功行乃別有真功真行。晉真人云:“若要真功者,須是澄心定意,打疊神情,無動無作,真清真靜,抱元守一,存神固氣,乃真功也!”若要真行者,須是修仁蘊德,濟貧救苦,見人患難常行拯救之心,或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行之事,先人后己,與萬物無私,乃真行也。伏愿諸公早垂照鑒。


心月照云溪(俗驀山溪)


  1、一身之內,二物成真寶。著意辯三才,列四象五行化造。六賊門外,七魄莫狂游。八卦定九宮通,功行十分到。十分修煉九轉成芝草,八位上仙知,救七祖遠離六道。五年功滿,四大離凡塵。三清路二童邀,抱一歸碰蓬島。

  2、一身得得好把逍遙做,莫戀色和財,又名利榮華不顧,心中逸樂管取絕憂愁。處清涼無熱惱,事事成開悟。任行任住坐臥皆從所,玉訣與金科。這兩般頻頻覽覷,玄機密妙訣許自陳明,結團成攢瑩玉,捧入長生路。

3、無常二字說破教賢怕,百歲受區區,細思量一場空話,耽他火院剛恁苦熬煎。早收心采黃芽,藥就難酬價。居山寂靜悄悄實瀟灑,斷念去貪嗔把意馬心猿系下。神清澄凈一點鎮長明,無為里作功成,不許夸奸詐。


青蓮池上客(青玉案)


  1、鎖戶真成也,百朝惺灑,冰餐非茍且,玄妙就中超*馬,眸粘惹恩愛俱齊舍,閑游冶,教余同幽雅,仙子共成修寫,馬明星下。

  2、元初一得從初遇,便端正昭彰著,轉作重陽晨彩煦,晴空來往碧霄堪住,瓊馬駙,引入長生步。靈光不動神光聚,便攆簇銀霞護,滿插金花頻返顧,青衣鸞鶴共同來赴,瑤馬駐,般在清涼路。

  3、亙初獨許能騎坐,這駿駟從牽拖,直走盤旋雙慶賀,三山骨健力筋偏大,馬輔佐,萬丈洪崖過。謝伊馳出深坑禍,銜玉轡金纓亸,喊霧嘶風游水火,月華前面四蹄輕鎖,馬負荷,與我成因果。

  4、上元景致真堪看,更片片行云散,現出天如青玉案,放開心月慧燈明,照兩曜交光燦。球妝七寶玲瓏煥,把性燭當中按,一對金童呈手段,瓊桿推轉順風歸,去輥入蓬萊觀。


黃鶴洞中仙(卜算子)


  1、正被離家遠,衰草寒煙染。水隔孤村兩三家,你不牽上他馬,獨立沙汀岸,叫得船離岸。舉棹波如練,漁叟停船問行人。你不牽上他馬,月照江心晚。

  2、夜宿山村店,不覺頻嗟嘆。獨自尋思告他誰,只聞得那馬。耳畔頻嘶喊,國泰兵戈偃。傾畝農夫羨,不動搶旗動酒旗,你不放他那馬,兩國無征戰。

  3、卜算詞頻話,莫放猿兒耍。疾速先須調姹嬰,全道馬好把家緣舍,一個真惺灑。云路堪同跨,自在逍遙永,廝隨害風馬,管取玲瓏也。

  4、(詠瓦罐)瓦罐泥中寶,巧匠功成造。修煉之時向爐中,內有金光照。有耳何曾曉,有口何曾道。攜向街前叫一聲,莫教拋撒了。

  5、卜算詞中算,卦象分爻彖,海島專尋知友來,堪把扶風喚。莫怪頻磨難,只要公明燦,決定堅心沒惱愁,永結長生伴。

  6、暗里修持做,不合名張露,卻使人人轉敬欽,所以難停住。謹對扶風訴,結伴關西去,卓個庵兒累行功,同步煙霞路。

  7、修煉不煩忙,自有人來遇,己與白云作伴儔,常作詞和賦。凈里轉恬淡,歡喜回光覷,一個青童立面前,捧出長生薄。

  8、趕退日中鳥,捉取月中兔,便著晶光覆了身,金馬住,方是重陽做。交位顯真功,換質成真趣,到此還知自在游,玉馬去,走入云霞路。

  9、一匹好琉璃,精彩渾如畫,卻被銀鞍縛了身,著絆馬,怎得逍遙也。不若騁顛狂,掣斷韁無掛,擺尾搖頭廊櫪違,做野馬,自在成游冶。

  10、信任水云游,收放靈猿耍,要去隨霞恣害風,乘良馬。穩坐香羅帕。南北與東西,選甚高和下,處處來回得自如,呈弓馬,會把明珠射。

  11、此個真真也,瑩徹靈臺也,出入虛無縹緲間,騎風馬,信任飄搖也。占得惺惺也,光耀明明也,來往晴空碧落中,乘云馬,自在逍遙也。

  12、初見青鋼刃,尸內曾加點,水上安來出一絲,乾馬占,害后隨風飐。得此修行漸,日日頻頻檢,暗喜歡時只自知,天馬瞻,與我長生驗。


折丹桂(贈丹陽)


  1、近來陰府心寒凜,對判官詳審。高呼鬼使急孥孥,不凌遲,更待甚。爐湯浴過鐵床寢,銅汁頻頻浴,高聲禱告且饒些,后番兒,不敢恁。

  2、害風故著言,談引全道應難忍,榮華攀愛已捐除,謾調和,教你盡好將心脈時時診。道服須支準,前篇詞意請消詳,這番兒催地緊。

  3、氣財酒色相調引,迷惑人爭忍。因斯染患請郎中,鬼使言,你且盡。不須把脈休頻診,死病今番準,這回須去不推辭,復勾追,文貼緊。

  4、(勸丹陽戴青布華陽巾)于家心堅久于家,未脫離都緣三字絆,使得一身疲,怎識鉛和汞。離分坎與離,青巾如戴起,方認紫靈芝。


滿  庭  芳


  1、覓殘余蒙庵主,邀便出黃梁中生秀,唯我最堪當,內沖和九轉搬運,二氣飄蕩飚動樓,上下出入吐光芒。殃取象滋羊,味酒醴俱忘靈真,一點圓明照圭璋,印白蓮秀艷,清靜別恁馨香,華靜衣前引,齊唱滿庭芳。


  2、莫驅馳,公全道來真性明光。誰知得便是水中霜。應相從相見人悟物,物俱忘。中有華耀處,怎奈被云藏。詳語銳田起屋震地安房,教認清外別蘊馨香。射昆山片玉,風共誰話瑯瑯,辰動陽佳節,金菊滿庭芳。


踏云行(激發丹陽)


  1、東海汪洋,西山詳審,金鉤鉤得歡無恁。一頭活樂大鯨魚,萬鱗爍爛鋪白錦。隨我遨游,水云信任,青山綠水相過甚。張公吃酒李公來,李公奪了張公飲。

  2、昨日青巾,今朝紅角。脂腮粉面別軀殼,改頭換面有誰知,更形易體無人覺。奉勸諸公,詞中想邈。百年迅速如雷雹,早為下手煉精神,頓安爐龜成丹藥。


古        調

上丹霄


  向終南成遭遇,做風狂便游歷海上嘉詳,閑閑得得任縱詞曲作詩章。自然神氣共交結,認正心香真清凈,唯清湛還清徹處清涼,赤青黑白又兼黃,五般彩色盡來圍罩寶珠光,這回應許碧霄上,明耀無方


萬年春


  十化分梨,我于前歲生機構。傳神秀二人翁毋待教作拿云手,用破予心笑破他人口,從今后令伊依舊,且伴王風走。  


遇仙亭


  急急回頭,得得因由,物物更不追求。見見分明,把個般般打破,優游凈凈自然瑩徹,清清至是真修。妙妙中間通出入,玄玄里面細尋搜,了了達冥幽,穩穩拈銀棹。惺惺駕般若神舟,速速去超彼岸,靈靈現住瀛州。


金蓮堂


  家自悟今觀睹。扶風安手腳未知門戶。鬼作乖疏下如何。做人來金相睹。里為誰主風語汝,還嬰兒復姹寶瓶牢固,圣說因緣系能結慕,真洪登云路。


超彼岸


  凡軀莫籍,把惺惺了了自然明明構架,行住坐臥,須要清清閑暇。氣神和結成珠,堪教化。張弓舉箭能親射,紅心正中趕退周天卦,垛貼中間迸出,霞光無價。五行違托陰陽超造化。


香山會


  白光生青焰至,紅輝總好騰炫耀妙。黃深奧般般彩色,把明珠覆燾。晴空外來往仙道,對成永號便受。玉皇宣誥,云霞里上真唯到,香山會聚。發瓊言闡道同歸,去長住三島。


三光會合


  扶風且住聽予言語,決定相隨去,些兒少慮,對公先訴遇逢艱阻,饑寒雨露有灑惺處。眉頭莫要聚,長生好事只今堪做,何必候時數,青巾戴取更衣麻布,得離凡宇入云霞路,功昭行著,真師自肯度。


七寶玲瓏


  人人每日問我要求玄,你便待做神仙。四四一十六個字,二十八字在眾賢,會得之時也未然。既要修行先念樂花蓮,次棄了冗家緣。物物拈來俱不染,打破般般出上田,一道光明入碧天。


金鼎一溪云


  對月成詞句,臨風寫頌章,一枝銀管瑞中詳。隨手染清涼,玉洞門開深淺,寶樹花分香篆。蓬萊仙島是吾鄉,宴罷后瓊堂。


勸丹陽與弟子運甫和睦


  道非常物物和,傳心印接金科,筲俗囂皆休,作我塵容好自磨。女閉門收本業,牛耕地出高坡,膚血肉俱無,忍辱方能呼馬哥。


令丹陽下山權與陸仙作伴


  我行符水公修藥餌,一居山一居鄽市。兩處崇真暗相洽,即非彼此無為屚,共成不二扶風儒士。同為教旨辟得正,上合天意行滿功成,去蓬萊卻尋舊止,如今且休言異寄。


  3、重陽立教十五論


第一論,住庵

  凡出家者,先須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漸得安。氣神和暢,人真道矣。凡有動作,不可過勞,過勞則損氣 ; 不可不動,不動則氣血凝滯。須要動靜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


第二論,云游

  凡游歷之道有二 : 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紅翠?;蛲嬷莞比A,或賞寺觀之樓閣,或尋朋友以縱意,或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雖然萬里之途,勞形費力,遍覓天下之景,心亂氣衰,此乃虛云游之人。二者參尋性命,求問妙玄。登險之高山,訪名師之不倦 ; 度喧轟之運水,問道無厭。若一句相投,便有圓光內發。了生死之大事,作全其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


第三論,學書

  學書之道,不可尋文而亂目。當宜采意以合心,舍書探意采理。合理采趣,來得趣則可以收入之心。久久精誠,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踴躍,無所不通,無所不解。若到此則可以收養,不可馳騁耳,恐失于性命。若不窮書之本意,只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垮訝才俊。無益于修行,有傷于神氣。雖多看書,與道何益。既得書意,可深藏之。


第四論,合藥

  藥者乃山川之秀氣,草木之精華。一溫一寒,可補可瀉;一厚一薄,可表可托??暇珜W者,活人之性命;若庸醫者,損人之形體。學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無以助道。不可執著,則有損于陰功。外貪財貨,內費修真。不足今生招愆,切忌來生之報。吾門高弟,仔細參詳。


第五論,蓋造

  茅庵劃舍,須要遮形,露宿野眠,觸犯日月。茍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為;大殿高堂,豈是道人之活計。斫伐樹木,斷地脈之津液化道貨財,取人家之血脈。只修外功,不修內行,如畫餅充饑,積雪為糧,虛勞眾力,到了成空。有志之人,早當覓身中寶殿,體外朱樓。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聰明君子,細細察詳。


第六論,合道伴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擇人,而后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后擇人。不可相戀,相戀則系其心;不可不戀,不戀則情相離。戀欲不戀,得其中道可矣。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無智慧、性愚濁,無志氣、干打關,此三不合也。立身之本,在叢林合憑心志。不可順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擇高明者,不上法也。


第七論,打坐

  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打坐也。真坐者,須要十二時辰,行住坐臥,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能如此者,雖身處于塵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須遠參他人,便是身內賢圣。百年功滿,脫殼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


第八論,降心

  凡論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動?;杌枘?,不見萬物;冥冥杳杳,不內不外。無絲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隨境生心,顛顛倒倒,尋頭覓尾,此名亂心也。速當剪除,不可縱放,敗壞道德,損失性命。行動坐臥常勤降,聞見知覺為病患矣。


第九論,煉性

  理性如調琴,弦緊便有斷,慢則不應,緊慢得中,琴可調矣。則又如鑄劍,鋼多則折,錫多則卷,鋼錫得中,則劍可矣。調煉性者,體此二法,則自妙也。


第十論,匹配五氣

  五氣聚于中宮,三元攢于頂上。青龍噴赤霧,白虎吐烏煙。萬神羅列,白脈流沖。丹砂晃朗,鉛汞凝澄。身且寄向人間,神已游于天上。


第十一論,混性命

  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若見命,如禽得風,飄飄輕舉,省力易成。陰符經云:“擒之制在氣”是也。修真之士,不可不參。不可泄露于下士,恐有神明降責。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謹緊鍛煉矣。


第十二論,圣道

  入圣之道,須是苦志多年,積功累行。高明之士,賢達之流,方可入圣之道也。身居一室之中,性滿乾坤。普天圣眾,默默護持;無極仙君,冥冥圍繞。名集紫府,位列仙階。形且寄于塵中,心已明于物外矣。


第十三論,超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慮念,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心著空見,即超無色界。離此三界,神居仙圣之鄉,性有玉清之境矣。


第十四論,養身之法

  法身者,無形之象也。不空不有,無后無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長。用則無所不通,藏之則昏默無跡。若得此道,正可養之。養之多則功多,養之少則功少。不可愿歸,不可戀世,去住自然矣。


第十五論,離凡世

  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蓮花,根在泥而花在虛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今之人,欲求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言十五論者,警門中有志之人,深可詳察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