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陽宮——道教全真祖庭
收藏本站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00
周六至周日 :8:00-17:30
 聯系方式
陳道長:029—84906200

◎ 武當山道教學院學員朝謁陜西道教祖庭

 二維碼


 2015年9月6日,蔣堅永副局長出席武當山道教學院首屆本科班開學暨新教學樓落成典禮


  西安重陽宮訊 2016430日,武當山道教學院一行63名道友在常務副院長劉文國道長帶領下,趕赴陜西,參訪道教祖庭樓觀臺、重陽宮、龍門洞、金臺觀。

  武當山道教學院首屆本科班于20159月開學,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55名學員將在這里完成四年學業。武當山道教學院,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凈樂宮旁。由湖北省道教協會主辦,十堰市道教協會協辦,武當山道教協會承辦。200712月,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復正式成立武當山道教學院,為三年制大專班。20089月,首屆大專班開學。

   201412月,國家宗教局同意武當山道教學院“專升本”,學制4年,學歷本科(道教內部有效),面向全國招生,辦學規模120人。該學院課程設置包括:政治理論科目、道教專業科目、大學文化基礎科目,并突出道教特色和武當山特色。2015年年96日,武當山道教學院教學樓落成暨本科班開學典禮。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充分肯定武當山道教學院工作,希望在道教文化挖掘、道教活動場所建設、道教教規教義傳承、道教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問道第一站:西安周至樓觀臺

 西安周至樓觀臺

    武當山道教學院學員參訪陜西道教祖庭樓觀臺


   51日上午。道友參訪樓觀臺,并參拜任法融道長和任法玖道長。

  任法融道長告誡道友,要道心堅定,團結共進,同時在弘道中多種方式并進,注意與網絡相結合。

任法融道長,中國道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原中國道教協會第七屆、第八屆會長,原陜西省道教協會會長。原籍甘肅天水。幼年喪父,弟兄3人。其外祖父為清末秀才,頗精儒學,以教學為生,其母亦通讀儒佛道經典。1984年被樓觀臺道眾推選為監院后,每天忙于管理宮觀事務、進行宗教活動,依法交涉落實政策,培養年輕道教徒,接待來訪,帶領道眾從事農業生產以自養等。任道長勤于著述,先后著有《道德經釋義》《周易參同契釋義》《黃帝陰符經·黃石公素書釋義》等著作。

  道友爭相和任法玖道長合影。老修行一直微笑致意,并向道友一一回禮。任法玖道長,全真龍門暗派出字輩第三十八代高功,甘肅省天水縣人,建國初出家于陜西省隴縣龍門洞道院,后長住周至縣樓觀臺十方常住,曾擔任都管巡照等執事。一九八五年西安市成立道教協會被選舉為副會長,為中國道教培養出許多年輕杰出高功人才,一九八九年年受三壇大戒於北京白云觀,二零零二年中國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龍宮玄都律壇開壇傳戒,被中國道協聘為律戒八大師之一的證盟大師;戊子年廣東汕頭玉龍宮舉行全真龍門派秘傳高功暗派撥職儀典被禮請為撥職師。他在道教符咒研習方面深有見地,擅長雕刻技藝,齋醮所用簪、冠、令尺、朝笏皆由他精心刻制而成,還諳熟醫道,善治胃病。

  樓觀臺,道教樓觀道的發源地。東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縣城15公里,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創始于西周,鼎盛于唐,衰落于宋金,毀于宋末,振興于今。傳春秋函谷關令尹喜在此結草為樓,以觀天象,因名草樓觀。老子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并在樓南高崗筑臺授經,又名說經臺。樓觀臺名勝風景規劃區323平萬公里,有樓觀景區、金牛坪景區、木子坪景區和就峪景區。有宮觀30余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翠竹環擁,林木蔥郁。


  問道第二站:西安戶縣重陽宮、成道宮

 西安戶縣重陽宮

 武當山道教學院學員參訪陜西道教祖庭重陽宮


   51日下午。 西安戶縣重陽宮。

  重陽宮住持陳法永道長,為陜西省道教協會和西安市道教協會副會長。陳道長講述祖師修道艱辛歷史及重陽宮恢復重建點滴。

  重陽宮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首,是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名。

  王重陽祖師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其教為全真。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自焚其居,東行至山東寧海,得弟子,創全真道教。王重陽卒后,弟子護送其遺骨葬于舊居。馬鈺襲掌全真教,于其地建道觀,手書“祖庭”二字為額。嗣后,丘處機請改名重陽宮。

  重陽宮在元代曾盛極一時。明清衰落。新中國前夕,重陽宮僅殘存老君殿、靈宮殿、祖師殿和“五塔墳”、“祖師墓”及散落各處的碑石。20世紀80年代以后,逐步恢復重建。2001年,祖庵重陽宮碑林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道長又帶道友走訪成道宮。成道宮是重陽祖師最初修煉之地,也是金庸小說《神雕俠侶》里楊過與小龍女閉關修煉所在地活死人墓的真實原址。

    武當山道教學院教務人員參訪陜西道教祖庭重陽宮


  問道第三站:寶雞隴縣龍門洞

  武當山道教學院學員參訪陜西道教祖庭龍門洞

    隴縣龍門洞丘祖殿法事?!『略品?攝影

 

   52日。龍門洞是陜甘地區聞名的道教勝地,共有36洞及眾多古建筑名勝。歷代賢人隱土修養之地。1180年元代道士丘處機棲居龍門洞后,這里成為道教的宏大教場。龍門洞風景區位于景福山麓,距隴縣縣城22公里,古名靈仙巖。

  道教全真重陽祖師仙化后,丘處機守墓三年,來到陜西寶雞磻溪苦修六年,后至龍門修道七載。

龍門洞監院朱法友道長,將道觀自有的幾十畝山地看的比命還重,種植蔬菜、玉米、紅薯、小米等,基本能實現自給自足。十幾個道長除了每天固定的修行功課,在準備吃飯這件事上還要投入很多精力。其實,在龍門洞隱修的高道很多,從龍門洞走出去的高道更多。作為西北最大的懸空道觀群之一,龍門洞不僅有致力于修行的道長,還有崖壁巖洞中的宮殿。


  問道第四站:寶雞金臺觀

   武當山道教學院學員參訪陜西道教祖庭寶雞金臺觀


   52日。寶雞金臺觀

  金臺觀位于寶雞市區金臺區北坡森林公園半坡處,始建于元末明初。逐漸形成坐北面南、前殿后洞、錯落有致、東西對稱的具有黃土高原特色的窯洞式道觀。道教宗師張三豐在此修道傳教,鎮觀三絕“神鋤定柱、翻耳瓦罐、瓜皮書”聞名遐邇。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道觀被用作國民革命軍預備第三師營寨,后又成為國民政府陜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寶雞解放之初,陜甘寧邊區寶雞分區機關進駐,市人民政府亦在這里辦公。一九五六年,市政府在此建立“寶雞市歷史陳列室”,一九五八年更名“寶雞市博物館”。二零零五年,金臺觀移交道教,并作為寶雞市道教協會辦公地點。

  金臺觀住持杜法靜道長,是陜西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寶雞市道協會長。

   寶雞金臺觀  西安路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