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陽宮——道教全真祖庭
收藏本站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00
周六至周日 :8:00-17:30
 聯系方式
陳道長:029—84906200

道士上山: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的修行之路

 二維碼

查看? 鳳凰衛視視頻節目?


來源:鳳凰衛視 2015年08月03日  


核心提示:道教修煉講究動靜結合,道家認為,如果能順應自然規律來進行修煉,就可以合于大道、超脫成仙。每當清晨、黃昏,四周寂靜之時,是道人們練習太極拳的時間。道人們認為,修煉太極拳能讓人心境平和,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李光富道長今年已經滿60歲了,作為新一屆的中國道教協會的會長,他又開始了另外一種的人生修行。


 鳳凰衛視8月1日《文化大觀園》,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電影《道士下山》引發爭議,如何才能維護道士形象,走進真正的道人生活,《文化大觀園》專訪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看太極與天地的和諧之道,揭示神秘的道人世界?!兜朗可仙健?,《文化大觀園》正在播出。

 2015年7月,《文化大觀園》節目組第二次進中國道教圣地武當山,此行的目的是拜訪剛剛當選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的李光富,在我們上山之前,恰恰也發生了一場跟道教頗有瓜葛的熱火朝天的事件。就是由中國大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道士下山》引發的道歉門風波。

 男:山下的世界你沒見過。

 解說:這次,我們《文化大觀園》懷著一種世俗的情結,再次問道武當。

 王魯湘:李會長你好。

 李光富:你好。

 王魯湘:我首先代表鳳凰衛視祝賀您當選中國道教協會的新任的會長。

 李光富:謝謝你們。

 王魯湘:會長是哪一年的生人?

 李光富(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本人呢是1955年8月。

 王魯湘:比我年長一歲,所以要稱您為兄長。

 李光富:謝謝。


 道歉事件將秉承清凈的道教卷入了公眾娛樂消遣


 解說:60歲的李光富自1984年入道教如今已是有30多年的道齡了,這期間,他一定也聽到不少世人對道教中人各種各樣的詬病,但是像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道歉門事件,卻讓秉承清靜、無為的道教卷入了公眾娛樂消遣。一扇道門似乎已經隔絕不了道士清心修行與塵世喧囂。

 男:一門之隔就是兩個天地,山下的世界你沒見過,好好壞壞什么人都會遇到。

 解說:拋開電影的藝術時空,《道士下山》刻畫的道士形象起碼讓道教界人士看起來極不舒服,這個形象確實也跟我們心目中的道士形象有著極大的區別。而我們《文化大觀園》也正好借此機會問道武當,一探道門之內究竟是何洞天。

 每天清晨,武當山的道人們都會在太陽升起的時候吟誦經咒,一天的修行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始的。

 李光富:每天為什么要念經,都是拴每一個道友的心。

 王魯湘:要用經來拴住每一個道友的心。

 李光富:用經來拴,你看經典上說的是對人處事慈心下氣、恭敬一切,自己還要發愿,早上還有24愿要發。下午還有20多遍的懺悔,你今天做到沒做到。

 王魯湘:早上要發愿,下午要懺悔。

 李光富:下午要懺悔。

 王魯湘:對。

 李光富:每做到的明天再繼續做,所以說道家的三寶必須得要,道家的五戒必須得要持。

 解說:這邊是武當山道士的生活,那邊是山下的熱鬧俗世,為何一部《道士下山》一石激起千層浪,先是道教中人被激怒,強烈要求影片制作人公開道歉。但是,事態愈演愈烈,從原本局限于娛樂的影評直接轉移到道教。那么,作為新任的中國道教協會掌門人也不得不對這個事件作出回應。

 李光富:他們拍了個電影《道士下山》,本身有些是還俗的,有些是社會的,在這個方面也影響了,最后我們在前期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叫他改進這個片子。所以說通過中國廣電局也進行了一個修改,包括還一個,網絡上還有一個尹志平,,這都對道教有很多,我們上次也在提,有侵奪,包括這個《西游記》都把這個道教,實際把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文化給扼殺。

 解說:道教界人士提出,《道士下山》應該就三點道歉,一是說電影低級下流;而是作為影片主角的小道士大動淫欲之心;三是道士向和尚下跪懺悔。

 許子東:就那個《道士下山》一會碰到女人,一會碰到佛,到廟里邊去了,儒、道、佛三家混的一塌糊涂,英文名字叫monk,中文名字叫道士。我覺得有點混亂。

 解說:其實,除了電影《道士下山》之外,還有一些影視劇或多或少存在著貶低道教、有損道士形象的情節。比如在某些影視劇中,就把全真教第六代掌教尹志平描述為一個癡情道士。還有人說,欠道教最多的是吳承恩,在《西游記》中,道士大多數是惡道士,作為道教的代表人物,太上老君也只會暗箭傷人、軟弱無能。玉皇大帝被孫悟空欺辱后,還要請如來佛祖來幫忙。但是,有人指出,到底是影視文藝給道士抹了黑,還是道士自己沒給自己描白,又或者現實生活中就有人借道士的身份讓道教界背了黑鍋,如此等等,這都提醒著道教界必須出來打形象保衛戰了。

 這是一段拍攝于道教圣地恒山的一幕,穿著道士衣服自稱道士的人,要給游人畫護身符,并收取卦金。其實他們都并非真正的修道之人,而是披著道士的外衣招搖撞騙的假道士。

 王魯湘:社會上確實對我們的道士有誤解,是因為我們社會上有很多的假道士,在那給人算卦,反正各種各樣的。那么在您看起來一個真正的道士怎么才是一個合格的真正的道士?


李光富:真正的道士一是修廟二是學習


 李光富:真正的合適的道士的話,那他就在廟上,然后踏踏實實的一是修廟;二是好好學習,為社會做好應得的服務;三是在自己這個廟上,好好清修悟道,不弄是非,不去給社會帶來負面作用的才是真正的道士。你像在社會上又是詐騙,某種方面騙取,這都不是真道士。

 解說:道家講究無為,對世間的紛繁亂象自不必放在心上,真正的道士始終明白,他們當初為何要上山求道。

 王魯湘:我們都是俗人,沒有過,這樣一種很高級的這種宗教體驗,就是我很想了解,我想我們很多觀眾朋友也很想了解,比如說當您從一個世俗之人,然后開始進入道門,這是一個重大的人生的轉變,是吧。促使您轉變的動力是什么?

 李光富:人生很短暫,你看人一降生,這個經書上都說清楚得很,人降世到這個都是萬死萬生,也有些地方很痛苦,人不生病都還好,一生病都不行了。所以你就是家產萬貫,就是你有很多的家產,你也躲不開生老病死。所以說在這個方面,咱就這樣來探討探討人的長生之道,追求個不說是修個天仙,起碼修個人生的長生之道,健健康康的,這是最起碼的追求。

 解說:李道長修道的因緣還是秉承著傳統道教長生久視的追求,與世無爭。而關于那份對《道士下山》的譴責聲明出現后,《文化大觀園》曾致電中國道教協會,想知道他們對此事進一步的看法,卻沒有得到回應。有人說,不回應就是道家與世無爭、清靜無為的體現。

 李光富:道家講究的是默默無聞地去做,你這才叫功,所以說道家就不主張大的宣傳。

 解說:道教認為,高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真正的道士修行是遠離俗世,多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普通人對于他們的生活知之甚少,為了能揭示真正的道士生活和修行,《文化大觀園》攝制組登上了位于湖北的武當山。在那里,通過他們生活的點滴,試圖還原一個真正的道人世界。

 解說:電影《道士下山》引發爭議,如何才能維護道士形象,走進真正的道人生活,《文化大觀園》專訪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看太極與天地的和諧之道,揭示神秘的道人世界?!兜朗可仙健?,《文化大觀園》正在播出。

 每天,武當山各個宮觀的空曠處都有人練習著太極拳、太極劍,這些是成為武當山一個合格道人所必須具備的。在這其中,還有很多的外國人,他們有的甚至已經在這里修煉很多年。修煉對環境有明確的要求,空氣要新鮮,要避開周圍噪音的干擾,在道家看來這是出世。而電影《道士下山》中的小道士則是入世修行,世間紛雜不如山上清涼,卻是豐富無比,歷經磨難才終成正果。入世出世,不改初心方能成大道,這似乎是陳凱歌最后要告訴世人的道理,30多年前,一個年輕人毅然選擇離開繁華城市來到武當山,他就是新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的李光富。

 王魯湘:那您現在還記不記得您正式進到了道門,然后正式成為道士以后,您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李光富:激動、高興,終于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愿望了。所以那個時候,在祖師爺面前發誓,做一個真正的弟子在這個地方,不問任何事情,只為祖師爺道場服好務,看好山,守好門。

 解說:李光富的老家離武當山很近,和很多人不同,他出生在一個道教氛圍很濃的家庭,而且自己生來就不能吃葷。當地很多道士修仙的傳說也吸引著他上山修道。

 李光富:我老家的一個老太她都是通過修煉最后未來先知,最后是提前一年知道,她自己什么時候要走,她都知道。一生都是吃素,但是在我們,離我們有30多華里的一個地方,也是從武當山下去的老道,在那邊道法也非常高,一個時辰他能行走1000多華里,從我們這兒到武漢,他一個時辰就可以去來。

 王魯湘:像神行太寶。

 李光富:對,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也是很受鼓舞,也很受追求的一種。

 解說:在很多的影視劇中,道士是身穿法袍,手里面拿著桃木劍,降妖除魔的人,亦或是身穿藍衫坐在大殿門口為人解簽、算卦的人。其實,這不是道士這個詞的定義,只是世間人的誤解。其實一個真正的道士是要嚴格遵守教義和戒律,修學教法。而李光富上山后不久,除了打坐、進修、習練太極之外,還肩負起一個重要的使命,整修破損坍塌的道觀。

 李光富:到這兒以后,龍虎殿、玉碑亭,包括朝拜殿都是荒亂不堪的。

 王魯湘:屋頂都沒有了好像是。

 李光富:這都沒屋頂了,那個屋頂是漏雨,各個方面都非常的破爛,都非常破爛。

 王魯湘:就有幾個道士在這里守著?

 李光富:有啊,這兒有十幾位道士。

 王魯湘:但是沒有宗教活動了。

 李光富:那沒有,道士都是在農村的,都給你下到農村去了,這個農村的一部分在這當這個文物保護員。

 王魯湘:對,就是看著而已。

 李光富:對。

 王魯湘:這來學各種武當的武術和太極的人特別?

 李光富:對,這兩天國外人還少一點,前期國外人有俄羅斯、日本。

 王魯湘:這好像就是,這個不知道哪個國家的。

 李光富:這是一般就是有俄羅斯,有德國的,有韓國的,都有的。

 解說:武當太極名揚天下,為了能擴大道教影響力,武當成立了武當功夫團赴海外交流。不過類似的這種行為曾被不斷質疑,而道教人士則認為,這也是弘揚道法的一種方式。

 王魯湘:現在像這個都是我們下面的學員嗎?

 李光富:這個是武術功夫團。

 王魯湘:武術功夫團,就是我們武當山的武術功夫團?

 李光富:對,道教協會專門的功夫團。

 王魯湘:也就是他們都到國外去表演過的?

 李光富:對,去了一二十個國家了。

 王魯湘:一二十個國家了?

 李光富:對,每年都要出去,到臺灣,到我們中國各地去演出,也是弘揚我們武當山的道家傳統文化吧。

 王魯湘:對對對。

 李光富:尤其對社會的健康、長壽會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

 解說:道家講究的是清靜無為,修身養性是道士修煉的正道,除情去欲、識心見性,這些正在勞作,沒有身穿道袍的人在武當山上被稱作是新教徒,他們是有意皈依的道教,但仍在考察期的人。每天他們都會在山上經歷各種考驗,這些歷練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王魯湘:現在就是包括出家也好,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了,我們過去在舊社會人出家總是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且都是一些不幸的原因,比如說感情的不幸或者是家庭的不幸,個人生活中的某些不幸,然后心灰意冷以后,就是遁入空門,然后出家。但是現在好像我們出家,這個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比如像您出家,就是非常積極的一種向上的一種動機,是吧,那么現在您接觸到的更年輕的人,比如說要到我們,進入道門,像他們一般都是一些什么樣的動機才要進來的?

 李光富:現在是從18歲到35歲這一段有80%的是追求健康、武術、養生,10%的是有在這個社會上,也可以說是到這個地方來先了解了解廟上的方面,一個是他沒找到工作。還有10%也有歲數大一點的,想來過宗教生活,有信仰,有深度的信仰。

 解說:在武當山,對于想來此修道的人有著嚴格的考核制度,時間為一到三年,考核期滿,不符合要求的人會被勸離,避免日后有辱師門,破壞了道教的清規戒律。

 王魯湘:道門在接納他們的時候,是不是也是有所選擇,有一些條件,不符合條件的,我們還是不接納的?

 李光富:超過了40歲以上,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特色的技能,這個是一般不收。但是還給你一個機會,做義工,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一般是收的高中生,高中生以上的,但是初中的也有,來了以后,初中的我們會培訓他學習。

 王魯湘:我們也看到了昨天一些年輕的道士在這里勞動,在這里學習,他們好像也有一到三年的觀察期,是吧?

 李光富:一至三年,一個是早課、晚課、五部經典,你像包括《道德經》,包括《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是修道的一個初步的階梯,必須得會背會講?!兜赖陆洝繁仨毜脮?,包括太極拳,太極拳必須得會打。然后以后你才能做一個教徒。

 解說:在武當山紫霄宮的后山,有幾片開墾出的農田,這是道士們的自留地,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道教提出了“宮觀自養”政策,這片地就是當年道士們用以自給自足的。雖然現在隨著觀里人數的增加,已經無法滿足需要,但仍然會種些蔬菜,他們看中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的修行。

 李光富:自己種點菜,節省點節約,因為自己種點然后又不上化肥,就是弄點農家肥。

 王魯湘:有機肥都是。

 李光富:有機肥都可以使上了,大家吃了也健康,然后又環保又節省外出的購買,這方便了,自己也要勞動,這個靜動相結合。

 王魯湘:靜動結合。

 李光富:靜動結合,一個是練靜功,一個是練動功。像出坡也是強身健體的一部分。

 王魯湘:對。

 李光富:你動一動,然后對身體經絡都有打通的好的方面。

 王魯湘:對對對。

 李光富:靜一靜也是疏通你煩心的方面。

 解說:道教修煉講究動靜結合,農田出坡是一種動,在武當山上還有一個世人皆知的動,那就是太極。高超的武術家把道教跟太極陰陽五行八關的思想融匯在動作中,而且道家認為,如果能順應自然規律來進行修煉,就可以合于大道、超脫成仙。

 每當清晨、黃昏,四周寂靜之時,是道人們練習太極拳的時間,一升一降就是太極拳的啟示,好似人生的起起伏伏,有高潮,有低谷,升降往復。道人們認為,修煉太極拳能讓人心境平和,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李光富道長今年已經滿60歲了,如果作為新一屆的中國道教協會的會長,他又開始了另外一種的人生修行。修行本是一條漫長的路,生活在這座大山的道士們自山下而來,上山修道,無論是追求得道成仙,還是心靈的純凈,一切都還只在途中,只有不斷地修煉,才能逍遙于天地之間。這些都是道士們去往神仙世界必須經歷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