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陽宮——道教全真祖庭
收藏本站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00
周六至周日 :8:00-17:30
 聯系方式
陳道長:029—84906200

蔣堅永:在中國道教協會慈善公益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維碼

2015年6月,中國道協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一大批中青年骨干充實到慈善公益委員會,整個團隊氣象一新。


道教向來有敬天愛民、濟世利人的傳統,近些年來,道教界在抗震救災、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生態環保等領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樹立了道教界的良好形象,受到社會關注和廣泛好評。我們高興地看到,中國道協換屆以來,在新一屆中國道協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在慈善公益委員會的努力下,慈善公益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開局良好。向各地下發《中國道教協會關于開展好2015年“宗教慈善周”活動的通知》,積極組織各地開展慈善活動。上海城隍廟慈愛功德會正式成立,上海城隍廟向上海慈善基金會捐贈300萬元專項用于社會公益。其他省市也開展了有特色的慈善活動,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根據會議議程,本次會議將審議通過《中國道教協會關于道教界開展公益慈善和社會服務活動的指導意見》,文件從開展公益慈善的理念、導向、機制、體制等方面對道教界開展公益慈善提出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對未來道教慈善事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里,我就發揮中國道協的統籌引領作用、繼續做好道教慈善事業談幾點想法,供大家參考。


一是要弘揚道教慈善理念。道教教理教義中蘊含著豐富的公益慈善資源,如《道德經》講“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太上感應篇》作為勸善經典,提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抱樸子》提出“慈心于物,仁逮昆蟲”,《云笈七簽》也有“救災解難”之說。特別是道教教理教義中關于功德成神、天道循環、善惡承負的思想,這些都是道教慈善思想的重要淵源和獨特之處。要深入挖掘道教教理教義中的慈善思想資源,認真學習關于公益慈善的政策法規,加強公益慈善活動的宣傳,帶動更多的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投入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公益的良好風氣。


二是要辦出特色。近年來,道教界的自養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相對來說還比較薄弱,因此從事公益慈善事業不能面面俱到,要找準切入點,集中力量,做出特色。要立足道教自身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突出道教慈善特色,在這方面是大有可為的。道教養生、道醫、太極等,對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有著積極作用。道教音樂、美術、書法等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生活情趣,更有勸人向善的特殊功能。通過弘揚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其公益性傳播,有利于提高道教公益慈善品位。要集聚資源,精準用力,建立公益慈善重點項目。中國道協攜手香港道教界在甘肅民勤縣設立的“中國道教生態林建設基地”,有力地支持了西北地區的防沙治沙工作,要做好有關后續工作?!包c亮心燈助醫光明行動”系列活動的舉辦,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這些公益慈善項目聯合各方力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社會關注度高,社會反響較好。要總結過去經驗,繼續積極籌劃特色公益慈善項目,通過重大項目的實施,擴大道教公益慈善的社會影響,樹立道教界在社會上的良好口碑和形象。今后一個時期,可在養老、扶貧方面多下功夫。國家宗教局從2012年起,確定每年9月的第3周為“宗教慈善周”。經過幾年的努力,慈善周逐漸成為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的一張名片。希望中國道協發揮對全國道教慈善事業的統籌引領作用,利用好“宗教慈善周”的品牌效應,把一些重點項目放在慈善周期間推出,既可以借勢而為,擴大規模,又可以形成合力,增加知曉面和影響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三是要提高專業化水平。目前,我國宗教界開展的公益慈善活動專業化水平總體上還不高?,F代公益慈善活動不同于傳統公益慈善活動,是經常性、持續性的活動,必須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必須提高專業化水平。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類公益慈善活動機構。本次會議即將通過的《指導意見》和中國道教慈善主題歌,標志著道教公益慈善事業向正規化、專業化方向又前進了一步。要積極籌劃,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待條件成熟時,成立道教慈善基金。要鼓勵和支持各地道教界成立公益慈善委員會、慈善功德會、公益慈善辦公室等專業機構。要進一步加強義工隊伍建設,探索與社會其他組織聯合建立慈善組織,進一步拓寬道教服務社會的新途徑。二是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各種公益慈善組織、基金等,要制訂和完善工作報告制度、評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財產管理制度,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培養和建立專門人才隊伍,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實現規范化運作,促進公益慈善活動的長期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四是要加強合作。要加強與社會組織機構的互動交流,借鑒其他公益慈善組織的管理經驗和服務模式,實現優勢互補,達到資源共享,最大限度發揮慈善資源的功效。要積極參與國內外各種公益慈善活動,擴展合作領域,繼續與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等國際組織開展合作,落實好《中國道教界保護環境的八年規劃(2010-2017)》。要加強與海內外道教界特別是臺港澳道教界的交流合作,學習他們成熟的組織模式、管理模式、運行模式和成功經驗,促進自身的發展和提高。據了解,香港道教界多年來在支持內地教育、扶貧、醫療、宮觀建設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貢獻,有的宮觀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堅持不懈地在內地開展助學活動,難能可貴,令人感佩。希望中國道協和內地道教界與他們加強經常性溝通和合作,在公益慈善事業中增進感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五是要堅持依法辦事。2012年,我局與中央統戰部、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鼓勵和規范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意見》,《意見》對于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事業的領域、范圍、可以享受的各種優惠政策以及應該遵循的原則和規章制度等,都做了規定,可以說是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事業重要綱領性文件,希望大家認真學習、主動宣傳、自覺貫徹執行。此外,開辦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等非營利性組織,也要遵守《基金會管理條例》、《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相關法規規定。希望道教界學好、用好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該遵守的要嚴格遵守,可以享受的優惠條件,也要用好用足。特別要強調的是,設立公益慈善組織,開展公益慈善項目必須要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資金來源和使用等情況,要定期公布,接受監督。要通過依法、科學、規范管理杜絕借慈善之名斂財行為,向全社會展示道教界廉潔自律、造福人群的良好形象,贏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三五”規劃建議,對“十三五”時期的各項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希望中國道協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思考,積極作為,團結帶領廣大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發揚“齊同慈愛、濟世利人”的精神,努力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文化繁榮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共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

(作者為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本文為2015年12月1日作者在中國道教協會慈善公益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略有刪節)